德善堂中醫 德善堂中醫

小寒養生 扶元固本 防寒補腎

由 陳通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德善堂中醫
德善堂中醫

陳通
註冊中醫師

註冊編號︰008080


德善堂中醫

小寒節氣處於三九寒天,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日子,此時陽氣潛伏正是人們進行食補、加強身體鍛煉、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。在飲食上宜多吃羊肉、牛肉、芝麻、核桃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榛子、松子、葡萄乾等,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。《黃帝內經》有著『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』的養生大法,千百年來指導人們順其自然變化進行養生保健,因此小寒的養生原則是斂精藏氣、扶元固本及防寒補腎為主。


1. 精神調養要養心

『養生重點是養心。』小寒養生要靜神少慮、保持精神暢達樂觀、不為瑣事勞神;避免長期“超負荷運轉”防止過度勞累、積勞成疾。上班族可在午飯後適當小睡片刻以緩衝工作壓力。此外春夏為陽氣候溫熱,秋冬為陰氣候寒冷,冬季是陽氣收藏的時期,如果冬天過度消耗陽氣,體內陽氣儲存不足,則次年春天容易發生四肢無力、頭暈欲厥之類的現象,對養生不利。


2. 泡腳增強身體抵抗力

入冬以後常有腿腳冰涼。中醫認為“風寒腳下生”,冬天天氣寒冷,人體容易出現氣血淤滯、肌肉酸痛、神經末梢迴圈不良從而導致手腳冰涼及各種不適。建議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、解表散寒來緩解手腳冰涼和擴張毛細血管來促進腦部供血。

 

3. 調養不適合高強度運動

小寒節氣應早睡晚起,盡可能在陽光出現後才外出活動。冬季天氣寒冷,晨練過早容易使人體受寒冷空氣刺激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。建議晨練安排在上午9時後及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,多做瑜伽、慢走、太極拳和肢體伸展運動來振奮陽氣和固表防感,讓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即可。



4. 固護人體頭部

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,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。天氣寒冷可以導致關節痛、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,所以到了小寒時節保暖非常重要,與此同時配合暖胃消寒的食物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當人體受到寒冷的刺激以後,需要大量的能量維持正常運轉,所以適當進補在小寒節氣很有必要。一般來說黑米、糯米、紅豆、綠豆、花生、葡萄乾、薏米,配合桂圓、蓮子、紅棗等製成的粥類食物不僅可以實現驅寒的效果,而且還能夠幫助人們暖胃和促進排便的作用。



天灸敷貼


小寒節氣用中藥穴位敷貼療法屬於冬病夏治的一種方法。冬季三伏為人體經絡氣血旺盛之時,人的皮膚腠理疏鬆有利於藥物的吸收,此時如果採用一些扶正固本的藥物進行穴位敷貼,可以同時發揮藥物和穴位的雙重作用,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
艾灸神闕穴


小寒節氣期間,我們可以選擇艾灸神闕穴作為養生保健。神闕穴在肚臍的位置,古人認為是五臟六腑的根本,為任脈和沖脈循行的地方,是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的要穴。艾灸神闕穴具有益氣補陽、調和氣血的作用。

艾灸神闕穴方式:把艾條燃點後以肚臍為中心,熏灼肚臍周圍。注意不要燙到皮膚,有溫熱的感覺即可。每天一次,每次15至30分鐘即可。

 


穴位按摩


小寒時節陽氣潛伏,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按摩身體來促進血液循環,達到驅寒和調理身體的雙重功效。

1. 搓足心湧泉穴 - 暖腳補腎

2. 搓腹部關元穴 - 保健脾胃

3. 搓腰部命門穴 - 補腎壯腰

4. 搓頸部大椎穴 - 暖身驅寒



注意體質 忌盲目進補



此外小寒不可盲目進補,雖然小寒時節是“進補”的最佳時期,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。按照傳統中醫理論,滋補分為四類,即補氣、補血、補陰和補陽。




1. 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


活動後冒虛汗、精神疲乏、婦人子宮脫垂等宜多吃紅參、紅棗、白術、黃芪、淮山和五味子等中藥。



2. 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


常出現頭昏眼花、心悸失眠、面色萎黃、嘴唇蒼白、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,應多吃當歸、熟地、白芍、阿膠和首烏等中藥。 


3. 補陰針對陰虛體質



如出現夜間盜汗、午後低熱、兩頰潮紅、手足心熱、婦人帶下增多等症狀,宜多吃沙參、麥冬、天冬、鱉甲、龜板、黃精等中藥。



4. 補陽針對陽虛體質


常出現手足冰涼、怕冷、腰酸背痛、性機能低下等症狀,可多吃鹿茸、杜仲、肉蓯蓉、巴戟、桑葚、黑枸杞等中藥。


小寒氣推薦湯水:

1. 山藥羊肉湯

功效:健脾養胃、益肺補腎、養血美顏。

材料:羊肉一斤、山藥一條、紅棗15粒、蘿蔔半條、桂圓肉15克、枸杞子15克、食鹽適量。

做法:將食材洗乾淨後倒入鍋中煲兩小時即可。



2. 佛手番茄粥

功效:清熱潤肺、化痰止咳、生津除煩。


材料:佛手瓜兩個、番茄兩個、瘦肉100克、黨參一両、沙參一両、粳米100克、蔥白適量、食鹽適量。
做法:將食材洗乾淨後倒入鍋中煲一小時即可。


3. 蓯蓉二米粥
功效:養血健脾、補腎填精、潤腸通便

材料:肉蓯蓉一両、女貞子一両、赤小豆一両、白扁豆一両、粳米100克、小米100克、食鹽適量。

做法:將食材洗乾淨後倒入鍋中煲兩小時即可


4. 黃芪黨參雞湯
功效:健脾益氣補血、溫陽散寒補腎


材料:黃芪一両、黨參一両、烏雞一隻、生薑5片、食鹽適量。
做法:將食材洗乾淨後倒入鍋中煲兩小時即可。


5. 山藥薏米排骨湯
功效:健脾祛濕、止咳化痰、補血安神助眠


材料:淮山一條、薏米一両、紅豆一両、百合一兩、麥冬一両、排骨一斤、食鹽適量。 

做法:將食材洗乾淨後倒入鍋中煲兩小時即可。


 




關注我們
關注我們